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产业促进

中国资本走向非洲 全球产业供应链的重新组合

时间:2011-02-27 14:59:02   作者:中国-非洲国家贸易促进会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开始向非洲输出资本,这意味着什么?西方人指责中国要搞“人民币非洲”,但在中国的金融机构直接参与下的“走向非洲”战略,却意在全球产业供应链的重新组合。

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宣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工行由此即将成为这家非洲本土最大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5天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亦被爆料已与尼日利亚最大银行之一非洲联合银行(United Bank for Africa)缔结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境外媒体对此褒贬不一,但在古斯塔商企(乌干达)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栋看来,中国金融机构挺进非洲,是他18年非洲创业生涯中最期待的事。
 

郭一手创建的古斯塔集团是东非第一和整个非洲第二大的纺纱厂,产能为64000锭。郭栋对非洲金融市场非常熟悉,去年,曾陪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领导在非洲考察市场,并拜会了多个国家的总统、政要和央行行长。“事实上,在非洲的外资和本土银行都愿意支持本国和当地的企业,很少给中国企业贷款,因此这10多年的创业过程,我们一直处于资金紧张状态。”郭栋对《商务周刊》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非洲的金融机构只有凤毛麟角的两家。”
 

“跟随战略”初试
 

据了解,此前在非洲开展业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只有在赞比亚设有分行的中国银行一家,是当年修建坦赞铁路时期设立的; 政策性银行也只有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西非科特迪瓦的分支机构。2006年1月,中海油以20亿美元收购尼日利亚Akpo油田的45%作业权益,收购资金就是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如此简单的布局使得中国的金融服务在货币体系复杂的非洲显得微不足道。
 

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共流通着41种货币,这些货币大多不能自由兑换硬通货,不能在国际贸易中起支付作用。非洲本土银行大约有600多家,另外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欧美银行,如巴克莱、汇丰、渣打等,它们在非洲的经营历史都超过了百年。尽管金融体系庞杂,银行众多,但这里金融资源却非常紧张。郭栋介绍说:“银行资金僧多粥少,我们在当地银行的贷款仅有300万美元,这对于一家资产2000万美元的企业来说太少了,而成本又很高,利率为12%,但即便利率再高也贷不到更多的钱。”
 

让郭栋等中国商人羡慕的是,在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却能看到为数众多的印度银行。19世纪末,由英国人投资、印度人修建的东非第一条铁路动工,印度人大批流入非洲,并成为东非最大的外来人群。印度圣雄甘地的骨灰有一部分就是撒在尼罗河的源头,因为他认为尼罗河也曾哺育了千千万万印度人。“他们的后代现在基本控制了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关键产业,印度的顶级银行Baroda在非洲网点很多,它会给印度和印裔商人很大的支持。”郭栋说。
 

2006年4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派出四个工作小组考察非洲,即西部非洲的尼日利亚组,南部非洲的南非组,东部非洲的刚果组和北部非洲的埃及组。11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第三方面即是“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 2007年3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中非发展基金成立,首期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承办。据透露,目前中非基金拟投资的几个项目已经进入尽职调查阶段。此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经与几个国家签署了转贷协议,即国家开发银行出钱,由当地银行负责贷款。这也为未来国家开发银行参股当地银行或建立分行奠定了合作基础。
 

2007年初,中国工商银行开始准备投资非洲,经过比较,最后选择了南非标准银行。经双方董事会批准,10月25日,工行宣布出资约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目前该交易还需要双方股东大会和监管部门批准。在《银行家》杂志的排名中,南非标准银行的资产和赢利位列非洲银行业第一,截至2007年6月30日,其控股股东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总资产约1560亿美元,集团在39个国家设有950多个分支机构,其中非洲18个国家的业务近年增长格外强劲,主要经营包括个人和商业银行业务、公司和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管理和人寿保险业务。
 

“南非标准银行近几年业绩颇佳,对工行来说,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另一方面,尽管工商银行并未因此获得南非标准银行的管理层控制权,但它仍会从两者的伙伴关系中受益,因为此举将有助于其更为顺利地开拓非洲市场。”标准普尔分析师廖强对《商务周刊》说。
 

廖强认为,工行在非洲的扩张战略属于银行国际化路径中较易成功的一种,即“跟随战略”,也就是银行跟随客户的扩张范围来延伸自身业务——工行的客户先到了非洲,然后工行以与本地银行合作的方式跟进。“银行在开展业务时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是否了解你的客户。工行熟悉自己的客户,而标准银行也熟悉自己的客户,二者结合风险会大大降低。”廖强介绍说,汇丰银行扩张就是典型的跟随战略,到目前为止仍然运作得很成功。他认为: “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合作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互相介绍客户和生意。”
 

产业链重组
 

那么,中国金融机构挺进非洲将寻找什么样的客户和生意?除了向来是重点的资源和能源类投资,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也越来越趋向多元。
 

在能源方面,据南非标准银行首席执行官佳寇•马利(Jacko Maree)透露,南非标准银行业务所涉及的许多领域都受到中国因素的显著影响,比如资源和采矿业等,标准银行将与工行相互扶持在这些领域的业务。根据工行与标准银行双方关系协议规定的合作原则,两家正在商讨设立一家全球矿产资源基金,投资于自然资源资产,并准备在全球范围内对专注于矿业、金属、石油及燃气的个体、项目及相关行业进行投资。据标准银行透露,双方已决定各自拿出2.5亿美元成立这家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利用中国和全球的资金投资矿业和资源型企业。该基金在起始阶段将从私人投资者那里募集到超过10亿美元。
 

“以能源为重点,不仅体现在中国,这个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洲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模式。”世界银行今年的一份报告分析到。过去几年来,非洲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家庭消费快速增加,存在庞大的自然资源需求缺口,石油成了非洲对华第一大出口商品,其次是矿砂和金属。这也造成中国在非洲进行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大都集中于采掘业,一般都属于资本密集性,在当地创造的就业有限。世界银行这份报告显示,近两年来,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已经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主要包括服装、农产品加工、发电、公路建造、旅游和电信,另外在地理上也更趋分散。
 

这些新特点在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的合作中也都有体现。据标准银行首席财务官西蒙•理德利介绍,工行入股后,南非标准银行的未来业务扩展重心并非能源。“标准银行在南非将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方面扩大业务。”他介绍说,“南非正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另外,过去很多年南非工商界一直在设法使用闲置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但资金缺乏,现在我们可以为扩大制造业提供更多的资金。”
 

据透露,工行入股拿出的这笔55亿美元巨款,约有40亿直接注入南非经济,其余将专门用于在非洲其他国家、中国及一些小的发展中经济体投资。
 

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中非基金则主要投资于能够对非洲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有重要作用的行业领域,其中包括能够帮助非洲提高自身“造血”机能的农业和制造业,还有电力及其他能源设施、交通、电力、电信、城市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去年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到非洲时,常和当地人讲的一句话就是,‘全世界帮助中国人致富了,现在我们该帮助非洲兄弟一起走向富裕了’。这体现了中国要在非洲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思维。”郭栋这样评价,“如果我们看得更远一点,大量投资非洲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和农业项目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汇丰银行总裁纪勤曾说过一句话,发展中国家市场所需的基建发展会带动出口增长,而全球供应链亦会重新组合,并令环球资源调配发挥最佳效益。今天的非洲会是这句话的最好体现。”
 

以东部非洲的棉花产业为例,与中国相比,东非的棉花产量低,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同时在欧美企业刻意打压下,非洲棉花以扭曲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据郭栋计算,中国的棉花种植、田间管理和加工技术如果大规模引入非洲,将使得非洲棉花产量提升4倍左右,当地棉农的收入成倍增长。
 

目前,中国每年要进口300万吨棉花,其中大部分从美国和中亚进口,由非洲进口的仅30万吨左右。“如果中国政府能够给予东非产棉国在资金和产业上提供支持,将中国国内部分过剩的纺织能力转移到非洲,不仅能享受到出口美国的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而且还让2000万非洲棉农受益。”郭栋说,“2000万棉农可以决定5个国家的总统,中国的资源需求问题自然也会水到渠成。这种优势产业链转移策略显然强于直接的资源开发策略。”
 

据本刊了解,这样的策略目前已为中国的金融机构所尝试,通过金融的支持和引导,帮助非洲产业升级,不仅有利于非洲良性地融入全球市场,而且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也有可能沿着有利于中国战略利益的方向发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