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考察调研

中国女人非洲创业梦 从做实业到做文化

时间:2013-09-18 09:05:05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十几年前,中国的解放鞋刚进入非洲市场时,出现过这样火爆的场景:商店都打烊了,有人为了买鞋就把钱捆成一堆往屋里扔。然后喊着:我钱都给了,赶紧把鞋给我吧。那时,有一个说法:集装箱随便装,很多人拿着钱等在岸上,船一靠岸就被“一抢而空”。上世纪90年代,非洲物资匮乏,什么都缺。
  那是一个暴利的时代。在坦桑尼亚华人圈,常常会以到来的年份来衡量你的身家。而1998年~2000年,这里每天都在上演暴富的神话。
  白凌波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了坦桑尼亚。这15年里,她做过贸易、农业、教育、咨询、旅游,来坦桑尼亚的华人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她。在坦务工华人中,至少有一大半在她手中办理的相关手续,有时候还会有人找到她,请她帮忙“捞人”(华人被坦桑尼亚警察局、移民局或者劳工部门抓走)。
  与其他实业相比,在文化、资讯方面很有基础的她,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文/图 本报记者 杜安娜、肖欢欢
  1998年7月19日,白凌波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那一天是她到达坦桑尼亚的日子。当时,达累斯萨拉姆和现在看起来完全不一样,有点像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
  曾经暴利时代
  当时,坦桑尼亚的中国人只有两三千人,而且大部分是公派的,有一部分援外的就留下来的。而因私的非常少,女性就更少。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想到要到国外去淘金,这是白凌波最初的简单想法。
  她选择非洲,这在外人看来很不可理解:一个女孩,只身要去非洲。“可能是逆向思维,当时出国很热,都找最好的国家去,但好的国家机会不是很多,后来在非洲筛选了几个国家,当时坦桑尼亚就是其中之一。”白凌波说:“最后确定留下来,是因为政局比较稳定。”
  她把自己目标画得很大:不是要打工,而是要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在这之前,她是一名英语教师,所以没有语言障碍,也是她敢于走出这一步原因。
  1998年,正值非洲大力开发,“当时随便做点什么都赚钱”,她做了一点贸易和农业,但最大的障碍是资金,“有启动资金的都做得很好。钱也赚到手了,走了。”
  上世纪90年代,一直持续到2000年,做贸易都是赚钱的。白凌波眼睁睁看着这波浪潮很快就过去了:“当时贸易做得不多,胆子又小,又缺乏资金,所以迟迟没有起步。”
  帮百名吸毒者
  到后来,她开始做了些跟教育相关的行当,比如,留学顾问。当地人去西方国家留学、做生意的。这个市场并不大,而且,在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国家,客户群不是很大。
  有很多空余的时间,于是她开始给吸毒者做一些心理治疗。当时投入了大量的是时间和精力。从1998年~2005年,她给近百名吸毒者提供心理帮助。“虽然这里吸毒和酗酒很严重,坦桑尼亚政府没有钱去投入做这些”,白凌波说:“当时是有空闲的时间,于是就想着做点有意义的事。”
  不过现实的问题是,由于留学咨询市场不够大,于是她有转行在坦桑尼亚办了最早的汉语学习班。“一开始生源并不多,一部分是生意人,一部分是想到中国留学。”但由于当时,中国热没热起来,汉语也没热起来,学生少。没过多久,经济上“窘迫”起来。
  “工作量又大,人又累”,她不得不转向去公司“打工”。只要经济状况稍稍好转,她就辞职了。
  创办华人商会
  在2005年之后,前往坦桑尼亚淘金的华人越来越多。那时候,中国人由于语言问题,总是被警察局、移民局盯上。一出事,就有人托她去捞人。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惯例,移民局、警察局的人基本上都认识她了。
  “捞人”是个苦差事,常常是费力不讨好。据她看来,总的情况来看,中国人属于不怎么守规矩。“但如何跟移民局、警察局有技巧地去谈,并不容易。”白凌波说:“既要让他们得到实惠,还要给他们留下面子。”
  她说,不少中国人会觉得,就是花钱办事么?事实上,并非如此,“以前也有被驱逐出境的,并不是说没有给人家实惠,而是没有给人家面子。”这里面子和实惠同样重要。
  坦桑尼亚的人越来越多,白凌波考虑很久之后,提出来要建一个商会,“最后做华人华侨联合会,和坦桑尼亚政府层面的沟通,都是我来做。要得到中国大使馆的承认,也让她费了一番工夫”。
  目前坦桑尼亚最著名的华人社团组织“华人华侨联合会”,从它的成立到发展,都是我一手操办的。不过,华人华侨联合会走上正轨后,白凌波就退了出来,又开始做起文化。她创办的友谊文化发展促进协会马上要和中国使馆、坦桑尼亚文化部协作做一场非洲tingotingo绘画的展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