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考察调研

一粒四川种子 有望在非洲“结”出百万亩果实

时间:2014-09-17 08:57:35   作者: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四川农企非洲拓荒掘金的步伐正引起世界关注——8月28日,华尔街日报称,乌干达农业部透露,四川将在乌干达投资3亿美元建1.7万英亩(10万亩左右)的农场。

据记者近日了解的信息,我省农企投资乌干达的“胃口”可能被大大低估——川企赴乌投资兴业的规模有望是乌方透露的10倍。四川科虹集团计划牵头我省仲衍种业、川龙拖拉机等5家企业抱团赴乌建农业产业园,涉及种子、种养、农机等领域。

两年前,通过我省派往乌干达参与“南南合作”的专家,四川的一粒种子在乌干达的土地上扎根发芽。两年过去了,这一粒种子有望结出百万亩的果实。短短2年时间,“天府之国”四川和被丘吉尔称为“非洲明珠”的乌干达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A 拓荒的勇气 政府搭台专家探路 企业敢唱大戏

常人眼里,乌干达似乎与战争、贫穷、疾病等词相伴。不少农企老总表示,以前别说投资,连去旅游都不太可能。

而如今,到陌生的东非土地上大手笔“撒钱”种地,勇气何来?

一切缘于“南南合作”项目引发的链式反应。政府搭台,专家探路,让四川农企认识非洲,打消顾虑,直至满怀激情。

2012年,农业部将中国—FAO—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交给四川,并以“一省包一国”的方式实施。我省随即派出专家组赴乌开展技术援助,用22个月时间,感动了乌干达。

简阳援乌专家李贵强一人坚守卡巴里地区,手把手教会农民苹果栽培,示范的果树果实比之前大一倍,轰动当地,有人甚至驱车200公里向他请教。不仅卡巴里的苹果红了,我省专家参与示范的杂交水稻和小米产量都是当地产量的3—4倍,让农民和当地政府竖起大拇指。“专家们在当地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为跨国合作牵线搭桥,为我省农企入乌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

我省和乌干达因项目“结亲”后更是频繁“串门”。两年间,我省农业和企业代表团三次访乌,举办项目洽谈、企业对接、实地考察。乌农业部门等也多次入川,频抛橄榄枝。省农业厅与乌农业部签署的农牧业合作会商纪要,也成为我省抢占先机,与乌国家层面在农业领域长期合作的纲领性文件。省政府对项目推动和农企赴乌投资高度重视,省领导更是多次专门批示。

政府搭台让企业敢唱大戏。川人从专家援助到卖农机、卖种子,再到直接投资种地开发,步步深入。“动力来自于商机,信心来自于政府。”多位拟赴乌投资的农企负责人表示。

B 延展的蓝图 从心动到行动 投资规模不断改写

从意向性谈判,到最终决定投资,川企进军乌干达种地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去年9月,我省赴乌的农企代表团中并无科虹集团。闻听代表团成果颇丰,今年1月,科虹集团董事长罗恒专门派人到乌深度考察一个月,最终坚定了拓荒非洲的决心。

5个月前,他曾陪同乌干达副总统经济事务秘书安东尼·木拉一行考察过集团多家下属企业。双方合作筹谋正从意向逐渐走向现实。这几天,罗恒正陪同乌干达合作伙伴考察。

科虹集团透露,除开始的5家企业外,这几天,不断有“动心”的企业,这一数字有望增至近10家。

罗恒表示,我省农企准备以合资公司名义入乌——首先在川成立合资公司,然后入乌再成立开发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及在非洲打拼多年的国内跨国公司中地海外集团进行股份合作,川企拟占70%股份。目前,正准备召集各企业开股东会,确定合作细节。“组建公司是抱团出击的升级版。”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下的公司可成为其他川企“走出去”的平台。“总公司在当地再成立并控股若干分公司,相互利用资源和特长,发挥最大效益。”罗恒的设想与农业部门的期待不谋而合。

蓝图正不断延展。罗恒初步透露,目前计划一期在乌“拿地”10万亩建农业产业园,3年后规模有望达100万亩。“一期拟投资10亿元,长远投资目标是100亿元。”罗恒表示,随着9月落实细化合作内容,数字还可能不断被改写。

C 机遇的诱惑土里有“金矿”资本与机遇联姻

距离相差近万公里,时差相差5个小时,在地球另一端的乌干达靠什么吸引了川人?

达州人李晓华的传奇故事就极具说服力。2013年,原本在肯尼亚批发牛仔裤的他,转战乌干达租地51亩种番茄,成为当地少有的规模种植业主。

“插根扁担就能开花”的禀赋,低廉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广阔的市场,让李晓华40多天赚了2万多元,他惊呼,这简直是“淘金”。

近日,初尝甜头的李晓华刚撒下400公斤种子育苗,下季水稻规模将增至2000亩,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中亿”——他希望在乌能淘到亿元级的“金子”。

同李晓华一样,让我省农企动心的,是乌干达的商机。“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承担着‘东非粮仓’使命、农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的乌干达,处处都是机会。”李晓华表示。

乌干达也向我省农企频抛橄榄枝:乌农牧渔业部部长今年来川表示,乌仅有20%的农民可获得良种,发展初期的农业亟须提升现代化水平。非常期待我省农企赴乌在种子、农机、棉花等领域开展合作。

对外资几乎没有特别限制,多项农业补贴和优惠,企业利润返回本国无限额,在政府规划大型园区投资农产品免费拿地……各种机遇集聚。如果说此前川乌合作还有政府“保媒拉纤”意味的话,就目前看,川企投资乌干达,已完全是资本与机遇的主动联姻。

通过“南南合作”项目示范,四川仲衍种业的杂交稻等种子已悄然在乌落地开花,在非洲设立分支机构的计划也不断明确。

罗恒也有更大的打算。他的集团旗下有一家印染厂,目前仅立足国内市场,一年原料就需4.5万吨棉花,大概需要30万亩基地提供。“我们将在非洲建立数十万亩棉花基地。”罗恒盘算着,乌干达农产品、纺织品等向欧美等国出口要享受关税优惠,借力非洲市场,或许还能叩开欧美大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