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考察调研

非洲象濒危怪非洲还是中国?

时间:2015-06-10 08:39:48   作者:   来源:

近日,肯尼亚自然保护主义者葆拉·卡洪布在外媒上发表题为《“我们不买大熊猫产品——因此中国人也不应该碰我们的大象”》的文章,认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对象牙制品不断上升的需求,让非洲象濒临灭绝。有网友认为,非洲自己保护不好大象,反过来怪别人没有道理。非洲象濒临灭绝到底应该怪谁?

 

对环保主义者的指责,不少人不买账,认为非洲国家该把大象私产化1.、不少人认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说法是错的。

目前,非洲象数量只有60万头,且正以每年3.8万头的速度递减,这意味着非洲象将在15年内完全灭绝,非洲象的危险处境人所共知。面对葆拉·卡洪布的指责,有的网友认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中国确实应该反思。但也有很多网友认为,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象牙买家,一些非洲人“人穷志短”,为了钱猎杀大象,这些国家管不住猎杀大象的人,却来指责中国很不厚道。

还有人认为,需求不会轻易改变,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并认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说法很天真。他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正是因为象牙贸易受到诸多限制,不但让交易成本上升,还导致现有的象牙可能变成“绝版藏品”,从而导致象牙价格猛增。

这这些人看来,要真正保护野生动物,恰恰应该允许自由养殖和自由买卖,这包含了两个至为根本的东西,即产权安排和自由市场。明晰的产权可以提高私人或公司保护大象的积极性,增加盗猎者的盗猎成本;允许自由买卖,就降低了交易成本,盗猎者会倾向低成本地贩卖象牙,不愿意高成本地盗猎。津巴布韦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把大象分给村民,并且允许向那些捕杀大象的猎人们收费后,大象数量不降反升。当地社区也因此获得了收入,并被用来发展经济,进行反盗猎活动。

这种从经济学视角看待盗猎问题的方法颇有新意,难道一些非洲国家大象盗猎不止,真的应该怪他们保护措施落后,思维不够开放,大象没有“私人产权化”吗?

然而,非洲国家这么做,也解决不了问题,依然会盗猎凶猛1、非洲象私有化提升大象数量上的效果存疑,更无法遏制盗猎。

然而,津巴布韦把大象私有化的作用是否成功,效果存疑。虽然津巴布韦宣称,20世纪70年代津巴布韦大象是三四万头,90年代六七万头,目前已经超过十万头。但早在2004年,环保人士罗德古斯就指责津巴布韦腐败的官员蓄意夸大该国的大象数量,以维持或扩大象牙贸易并从中获利。当时津巴布韦宣称该国有10万头大象,而环保人士认为该国最多不超过6万头。当时的津巴布韦环境和旅游部长斥责这是典型的阴谋论,但他也承认难以获得关于该国大象的准确数量,因为大象经常迁徙,会进入邻国赞比亚和博茨瓦纳。

还有人指出,津巴布韦大象的增长是该国农业崩溃的“副产品”之一,和大象“私有化”关系不大。由于津巴布韦在独立后,将土地问题民族主义化,在90年代低价购买甚至强制征收白人农场主的土地,使得大量白人农场主出逃。而新分到土地的黑人农民没有种子、技术和经营能力,导致原有的农场经济崩溃,农业生产力迅速下降,农场大量荒芜。这让该国从“非洲面包篮”变成了贫穷饥饿之国,到2013年初,该国财政账户仅剩217美元。但对大象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栖息地被破坏对其生存的威胁比盗猎者更甚,津巴布韦农业的崩溃却让大象的栖息地得到了更好地保护,这是导致大象数量增加更重要的原因。

 

“私有化”也没有让盗猎大象在津巴布韦消失,该国的盗猎活动反而愈演愈烈。2013年,在津巴布韦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万基国家公园曾发生大规模毒杀大象事件,偷猎者用氰化物毒杀300多头大象,而投毒者正是附近的贫穷村民。实际上,该国的盗猎大象和象牙非法交易一直非常严重。2015年2月,有外媒报道,由于津巴布韦盗猎猖獗,该国的大象数量正在迅速下降,北部一地区的大象数量从2011年的13000头下降到4000头,在赞比西河谷中部的大象数量也由18000头下降到11500头。这样的数据表明,“私有化”能保护大象是过于神话了。

 

2、非洲国家保护能力有限,而盗猎者实力却越来越强。

“私有化”要想起到作用,关键在于实施特许捕猎大象后换来的收入能够提升居民反盗猎能力,但就非洲的具体条件而已,这一点不容易实现。

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南部非洲尤甚,而非洲象也主要生活在这里。这些国家保护大象的资金、人员、装备严重匮乏,而他们面对的盗猎者却在不断“升级换代”。现在的象牙非法贸易已经非常成熟。葆拉·卡洪布认为,相比于政府缓慢又笨拙的保护策略,“偷猎者和经销商却很聪明,他们知道漏洞在哪里,知道如何去贿赂官员。”

不仅如此,有媒体报道,目前每年非法的象牙贸易额高达100亿美元,非法象牙贸易已经和毒品、贩卖人口以及武器走私“共享渠道”。由于获利丰厚,一些武装组织甚至是极端组织也加入其中,这使得非法象牙贸易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组织,更加无情。

现在的偷猎者会利用直升机、自动武器、夜视镜和卫星电话,击败甚至杀害护林员和其他地方机构的人员。过去10年,全球有1000多名野生动物护林员被这些团伙谋杀。

而野生动物保护者与他们相比却非常“寒酸”,以津巴布韦最大的万基国家公园为例,超过1.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仅有50名巡逻员,为满编的十分之一,而且原本配套的巡逻直升机也因缺钱而租给当地一家旅行社使用。

 

非法贩卖以象牙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网络,对抗这样的网络,单个发展中的非洲国家确实有些无能为力。

要保护大象免于灭绝,禁绝象牙贸易才是有效的手段。

1976年,非洲象被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II,成为控制和限制贸易的物种。但是由于对CITES管理制度的大量滥用,大量盗猎来的非法象牙通过合法贸易洗白,这造成了非洲象种群数量从120万头减少到1989年的60万头。

为了应对猖獗的盗猎问题,1989年CITES全面禁止了国际象牙贸易,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象牙价格显著降低,象牙市场几乎在美国和欧洲绝迹。盗猎现象也大幅减少,非洲象种群数量开始回升。

另外,欧洲各国严苛的象牙管制的法案对减少本国象牙需求作用非常明显。欧盟于1989年通过了象牙及其制品管制的法案,规定除1947年之前的生产象牙古董以外,禁止任何商业象牙及其制品的进口。非政府组织“拯救大象”2005年的报告显示,欧盟有效的象牙贸易监管让象牙市场大幅萎缩:在作为调查样本的五个国家中,法国的象牙工匠从1974年到2004年人数减少了一半;德国象牙工匠从1981年到2004年减少了超过75%;在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象牙工匠几乎绝迹。即使计算通货膨胀,2004年英国市场上象牙的零售价比1988年的象牙的批发价格还低,欧盟各国象牙工匠和商人认为象牙行业即将终结。

但恰恰是一场象牙贸易合法化实验又导致了灾难性后果。1997年,南部非洲三国以保护经费匮乏为由,要求出售部分象牙库存并获得许可,这导致非法象牙贸易不仅死灰复燃,且愈演愈烈——2004年象牙交易导致全球每年4千头大象被非法捕杀;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变成了3.5万头。

 

对于非洲象濒临灭绝,中国应该担起一些责任1、企业走私严重,监管不力让非法象牙充斥国内市场。

中国方面在1997年和2008年曾两次合法购买南部非洲国家的库存象牙,先后购买了80吨和62吨。中国在1990年也加入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对国内的库存进行了登记。如果说流通在中国市面上的象牙制品都来源于此,那么都应该是合法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