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论坛会议

中非公共外交论坛”在坦桑尼亚举行 与会人士坦陈真知灼见

时间:2016-08-11 09:00:35   作者:   来源:

与会嘉宾探讨中非人文交流与媒体合作。(王新俊 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新俊):8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中非公共外交论坛”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成功举行。中非与会者围绕“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稳步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坦诚的讨论。一些嘉宾直言了当前中国与非洲在公共外交领域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本次论坛主旨为落实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促进中非双方相互理解和友谊,为加强中非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下设中非人文交流与媒体合作、中非公益交流与合作、中非卫生合作与民族医药交流三个分论坛。来自中国、坦桑尼亚、南非、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的政治、经济、媒体、学术及非政府组织等各界嘉宾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

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表示,当前中非关系在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的确有了重大发展,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那就是中非之间还缺乏相互的了解。他说:“如果中非之间不能更好地夯实民意基础,那么中非合作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民间外交和人员交往。一方面政府要搞好顶层设计,提供方便,大力地组织和推动公共外交;另一方面,所有的中国人,不仅仅是政府官员,包括专家学者、媒体人员、援外工作者,甚至个体商户,大家都应该把自己当做公共外交的主体,自觉地进行公共外交活动。”

刘贵今认为,要特别搞好中非之间的媒体合作,通过非洲媒体讲述中国的故事,同时通过中国媒体讲述非洲的故事,这方面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工作,还需要继续去做,他表示:“我认为这一方面,我们目前存在一个相对的短板,就是我们的民间社会、非政府组织不够发达,这方面需要政府很好地去推动,同时给予规范和引导。靠民间、靠每个人都来做公共外交的工作,这样的话,非洲就可以对中国有一个更好地了解,中国也可以对非洲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中国和非洲之间不再主要依靠西方的媒体,来接受那些经过歪曲或至少不够全面的故事。”

在当天的中非人文交流与媒体合作分论坛上,轮到坦桑尼亚广播电视公司总裁阿于布·瑞巴发言时,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他直言不讳地提出,在普遍使用斯瓦里语的坦桑尼亚举行中非公共外交论坛,为什么不直接用斯瓦系里语发言?迎来台下一阵友善的掌声和笑声。于是,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希里语部的韩梅临时上台当起了翻译,而随后瑞巴的发言和韩梅的精彩翻译赢来了更多的掌声。

瑞巴说,非洲的媒体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向世界讲好自己的故事,外界对非洲的报道是非常片面的。他认为,非洲在五个方面与中国有近似之处:“一,中国与非洲在历史有相近的经历,今天也都是发展中国家;二,我们都一直携手并肩战斗反对剥削和压迫;三,今天我们都在发展经济,努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四,我们发展自己,并不是发展起来后去欺压别人;五,长期以来,中非在各项事务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我们认为中国人是真正的朋友,我们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的关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胡邦胜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非洲一直是国际台开展媒体服务和公共外交的重点地区。他说,中非媒体应该携手发出中国和非洲积极的声音:“当前,非洲与中国媒体与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媒体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中非媒体必须加强合作,向世界提供公正、客观、准确、全面和积极的非洲和中国形象。中国与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携起手来,努力改变目前不公平的国际传播秩序,要发出非洲和中国正面的、积极的声音。”

来自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人士余熙在论坛期间对记者说,在中国与非洲之间开展公共外交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于去开拓,不能仅停留在概念上,必须结合非洲自身的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

在当天的中非公益交流与合作及中非卫生合作与民族医药交流分论坛上,中非嘉宾分别就“建立平等互惠的中非慈善伙伴关系”、“交流互鉴、人类共享,建设中非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了研讨。论坛期间,来自中国吉林的中医专家还为参会者进行了义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