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期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非贸易额达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0%。接近去年全年1269亿美元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伴随中非经贸合作同时进行的,还有长期以来的中国对非援助。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援助规模的扩大,所谓“新殖民主义”或“掠夺资源”等质疑也接踵而来。中国前驻赞比亚大使兼驻东南非共同市场特别代表、外交部非洲司前司长李强民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的对外援助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确实是纯朋友间的真诚相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目前存在的一些误解,很大程度跟西方媒体的妖魔化宣传以及我国对非洲的宣传不足有关。
南都:近年来,中国与很多包括非洲在内的国家关系发展迅速,中国在进行稳定对外援助的同时,也遭到外界诸如“新殖民主义”或“掠夺资源”等质疑。您如何评价我们的对外援助?
李强民:虽然我们的对外援助总体上援助金额不大、数量不是很多,但效益很好。我国的对外援助是纯朋友间的真诚相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比如对非援助,都是从对方国家最急需的事情去着手帮助,从当地民生角度出发解决当地的燃眉之急。援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援助同时,中非双边合作持续扩大。通过援助,也增进了中非人民的友谊。
南都:为什么外界对于中国的援助仍存在一些负面声音?
李强民:我国的对外援助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遭受西方攻击。首先,援助用的都是中国材料、中国工人,西方认为不公平。其次,很多援建项目,在硬件设施完成后,软件管理也离不开中国人,这也容易造成西方质疑。再次,个别项目援建质量不佳,留下诟病。但与西方国家援助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对外援助不存在“掠夺资源”。
我国对非洲的宣传存在不足
南都:被援助国的反应如何?
李强民:不可回避的是,近年来,非洲对中国的抱怨也在增加。出现这么一种现象:非洲国家高层说中国好话的多、民众少;执政党说好话的多、在野党少。
这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中非距离遥远,双方了解并不深。
其次,中非差距日益增大。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双方共同点很多,而近年来,虽然中国发展中国家性质未变,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增长,减少了与非洲国家的共同点,从而引起对方不满。
再次,西方媒体的妖魔化宣传。非洲原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而近年中非发展使其受到冲击和影响,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惊恐和妒忌,于是不断抛出各种负面论调。而当今媒体话语权主要在于西方,非洲多为转播,所以就造成了错误的舆论引导。
更为重要的,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未能跟上。非洲了解中国,是经过西方加工的歪曲报道,中国媒体没有落户非洲,以至于中国的声音无法传到非洲。
而我国对非洲的宣传存在不足,不是非洲听得懂的方式,造成了我国对非洲的宣传障碍。
同时,中国对非洲的报道也多为负面,如战争、洪水等,但事实上,非洲的经济发展和自然风光也值得嘉奖。所以,我们也不能用传统眼光看非洲。
也要让非洲看到中国落后的一面
南都:对外援助很多,可收获的并非完全好的评价。我们现在说提升国家形象,只靠对外援助能做到吗?
李强民:提升中国对外形象,是战略任务。首先要从认识上去改变。以非洲为例,非洲是中国的政治友好朋友、经济互利合作好伙伴、同盟军,提升在非洲影响力,是我国提升整体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找到中非双方利益契合点。中非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支持非洲团结合作,在国际事务上重大关切要帮助沟通。通过投资、援助帮助非洲改善民众生活。对于现存的中非贸易不平衡问题,需要更多考虑。目前,外交部、商务部每年要搞两次非洲商品展览。非洲进口中国的产品中85%实行免税,以后可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再次,需要增加我国对非洲的文化宣传。我国要在非洲落地广播电视、增加书本等。同时,改进目前我国对非洲团组的接待方式。现在接待非洲来宾,组织参观多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其实需要增加二、三线城市,让他们客观全面了解中国。对我国国内而言,媒体要客观全面报道非洲,增加我国国民对非洲的正面宣传。
南都:援助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吗?
李强民: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属性还没有改变,发展仍不平衡,也接受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银行等组织的援助。同时,随着我们走出来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对当地法律体系也在一步步加深了解,与当地工会、政府部门等打交道的技巧也逐渐熟练。未来,我认为还会扩大对外援助。必要时可以多建大型铁路,以扩大援助在当地的影响力。
驻非各国使馆均有撤侨等应急预案
南都:西亚、北非地区形势动荡,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先后发生骚乱,给中资公司带来了很大影响。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是不是需要回避一些地方?
李强民:今年以来,北非的形势确实为企业“走出去”带来很多危险,可以说,未来将存在更多安全风险。中国也是受害者。但这并不能阻挡中国企业走出去。随着中国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要走出去,这是大势所趋。步伐肯定也会加快,更多公民也会走出去。而我国的领事保护力量也在增加。比如今年年初的利比亚撤侨,我国就是动作最快、撤侨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我国影响力的增大,撤侨时,也会吸纳其他更多国家合作。
南都:撤侨也耗费了大量成本。
李强民:这是不可抗拒的力量。通过利比亚事件,外交部在领事保护方面就有了一次较大进步。目前,中国驻当地使馆联合“走出去”的公司在地区预警、中资企业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同时也加强组织当地企业进行互帮互助。目前,我们现在非洲所有国家的使馆都设有“应急预案”。仍以利比亚撤侨为例,为什么撤得最快?有条不紊?就是因为之前就设有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