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考察调研

中国人在非洲:冷暖自知的海外生意

时间:2013-11-01 09:07:13   作者:   来源:转载

在坦桑尼亚经济中心达累斯萨拉姆市的使馆区,有一家“北京饭店”,尽管没有长安街上的富丽堂皇,但是喜庆的红灯笼和对联、多宝阁窗户的设计,还是使这个二层小楼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中国气息。
  饭店大厅采用了没有隔断、完全开放的布局,现在,这家中国特色餐厅的主要顾客是坦桑尼亚当地人和欧美人,店里最热闹的时候是双休日,当地黑人在餐厅大厅开派对,边吃边喝,有唱有跳。
  餐厅的老板名叫杨凤兰,她是一位“老坦桑”了。
  上世纪60年代,杨凤兰和许多同龄的年轻人一样“上山下乡”,在北大荒度过青葱岁月。然而,在援建坦赞铁路的大背景下,出于加强对东非工作的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斯瓦西里语专业。正在插队的杨凤兰就这样成为中国第一批斯语专业的大学生。
  毕业后,杨凤兰被分配到了坦赞铁路建设工地担任斯语翻译。长达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不仅“连接”了相隔万里的中国与非洲,也改变了坦赞铁路援外职工——“杨凤兰们”的人生轨迹,开始在另一片土地上书写他们的故事。
  杨凤兰迅速在坦赞铁路上开启了她的人生。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位同样在坦赞铁路负责援外的小伙子,他们俩在一起后,生下了一个女孩。为了纪念“非洲爱情故事”,他们为女儿起了一个名字:“杜非”。
  从坦桑尼亚回国后,杨凤兰被分到北京生产服务局外经处工作,负责北京市集体街道企业外贸出口。再进入上世纪90年代,“集体企业”逐渐走进历史,杨凤兰也在寻找另一种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再次把目光投向坦桑尼亚。
  萨巴节的中国人
  用杨凤兰自己的话说,当初来坦桑尼亚投资也是偶然。杨凤兰在坦桑尼亚做翻译时,认识了后来的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伊迪。后来,杨凤兰偶然看到伊迪在中国报纸上发表文章,说坦桑尼亚敞开经济大门,欢迎中国投资者。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促使她再次来到了坦桑尼亚。
  来到坦桑尼亚后,杨凤兰看中了达累斯萨拉姆汽车站的优越地理位置,租了汽车站的旧厂房,开了当地第一家中国火锅店。这成为“北京饭店”的最初雏形。
  杨凤兰一边经营着生意日渐红火的火锅店,一边从国内购进生活日用品到一年一度的萨巴节(Saba Saba)上展卖。
  坦赞铁路于1977年正式运行。从当年起,每年的7月7日,坦桑尼亚都会举办盛大的萨巴节。全称为“达累斯萨拉姆国际贸易博览会”的萨巴节,是坦桑尼亚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博览会,也是世界各国商品进入乌干达、赞比亚、卢旺达等东非市场的门户。
  其实,从规模及展品上来看,萨巴节非常“山寨”。“说是国际博览会,更像国内的农贸市场。”杨凤兰说。但是对当地人来说,萨巴节就像中国人过年一样,攒了一年的钱留到萨巴节上购物。展会上,中国的产品很多,有各种生活日用品,“当地人都特别喜欢”。
  当时,坦桑尼亚对外国商品,特别是中国的日用品需求很大,相关政策宽松灵活。萨巴节刚开始的时候,当地鼓励中国商人参加,为了招商,还会给中国人优惠甚至特殊待遇,参加萨巴节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杨凤兰回忆说,参加7天的萨巴节,就能卖出火锅店差不多一整年的营业额。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来参加萨巴节的中国人多了,坦桑尼亚当地人也加入了进来。
  而随着坦桑尼亚当地人逐渐找到了门路,自己去广州进货,中国商人参加萨巴节的人数与规模不如当初了,但是仍有持因私护照的中国个体商人一年一度如候鸟般飞到坦桑尼亚“赶萨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