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政策法规

中国式用工能否植入非洲?

时间:2015-05-05 11:46:33   作者:   来源:国际商报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非洲工人在工地工作时间较长,但是过了几天都没见他来上班,结果他的家人来了,说他出了工伤,支模板时,开电锯不小心把手切掉了指头,中国公司出于同情和道义,经过领导批准给予非洲工人一定的补偿,费用不是很高。这就是中国特色,而欧美公司在当地的企业,白人往往不管的,中国公司还是带有人情味的。

有时,在工地,中午吃午饭时,有的非洲工人家里很贫穷,他们不吃午饭,我们大都将一些饭菜给非洲工人吃。在非洲工人眼里,中国饭菜远比他们传统的木薯、薰鱼、芒果、木瓜和面包等好吃得多,西非人很爱吃中国的发面馒头,馒头在法语中叫做“petitpaindeChinois”(意为中国人的小面包)。中国公司的做法与欧美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国人在非洲有着很好的形象,中国特色的人性化用工制度也存在不小优势。首先,中国人民与非洲的友谊源远流长,因此招工时,更容易招到工人。众所周知,非洲大陆曾遭受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数百年之久,其殖民烙印很深,反抗情绪很深,非洲人民对欧美各国越来越不“敏感”了。而中国与非洲友谊源远流长,至今被铭记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坦赞铁路、中国援刚果(金)的体育场和金沙萨人民宫、中国援赞比亚大桥等就是最好的见证。此外,中国建国之初,最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非洲兄弟,非洲人民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友谊。中国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被视地位很高,再加上中国人恪守礼节,谦虚诚实,苦干忍让,落落大方,就更令他们深深敬仰。所有同样招工,非洲工人会首先选择中国公司,因为他们信任中国人。

其次,中国人在这里具有相当的实力,如果非洲政府由于原油价格调整而出现资金紧张时,我们中国公司往往会继续施工,实在抗不住了,也会通过使馆和经商处等外交途径去找政府协调。而欧美公司一旦遇到非洲政府不拨付工程款,立刻就停工。这点与中国公司迥然不同。比如,北京住宅集团海外部在布拉柴维尔承建了广播电视大楼、外交部大楼以及码头贵宾接待处工程还有布拉柴维尔周边地区打井和供水官网工程,北京建工集团承建了黑角医院等。

最后,非洲人认为中国人很聪明、有智慧、有知识,他们愿意跟中国师傅学习技能。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和悠久的文化。中国人在非洲建造广播电视大楼、外交部大楼、医院、建机场、建大桥、建公路等,非洲工人从中国工人师傅那里学会了许多建筑知识,诸如木工、瓦工、钢筋工、水暖工、油工、电工、电焊工、机修工等相关专业知识。有少数非洲工人一旦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便会到当地法国或英国建筑公司去工作,因为那里收入更高。

由于语言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和差异,中国人在管理非洲工人时有时显得简单、生硬,毕竟工人师傅的素质和水平对非洲工人工人影响是较大的。而法国建筑公司则管理有方,他们往往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在用人方面确实显得较为高明。因为管理学原理出自欧洲人总结出来的,所以西方人管理经验上比我们更加成熟,这也是我们中国公司需要学习和提高的。

诚然,中国特色的人性化管理存在不小优势,但是其是否能够长期运用在非洲呢?还是更多标准化的管理适合长远发展?这还是需要更多中国公司的长期实践。

“走出去”承包国际工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施工企业不仅要有精湛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水平,还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外语功底,又通晓涉外工程招投标和施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在国际工程承包时要通晓所在国的法律及用工制度等,合理运用其用工制度,减少国际工程承包的风险,真正为国外施工和海外市场拓宽积累经验。“走出去”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这条充满荆棘和障碍的国际承包之路上走的更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