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大陆,点亮东非“明珠”
通讯员 首安倩
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的乌干达水量充沛,四季如春,素有“非洲明珠”之称。他们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水利资源,开展了一项变革性倡议——农村电气化计划,期望以此改善乌干达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这是总统Yoweri Kaguta Museveni的愿景。
依托水利发电,乌干达电力甚至出口别国。然而,由于乌干达境内电网基础建设短缺,发电输送范围小,资源利用率低,当地面临着“有电通不上”的困境,2017年,乌干达装机容量闲置仍超过45%,城市以外的农村电网覆盖率不足20%,大部分农村居民还在依靠手电筒和蜡烛照明。
基于对电网输电线路建设的迫切需求,能源与矿产开发部与特变电工在中乌“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签署《乌干达加速农村电气化满足电力供需平衡工程》合同,在乌干达全境13个供电服务区,91个地区铺设电网线路,加速农村电气化进程。超10000公里的输电线路建设,实现乌干达所有次级县的通电,超30万农村用户将直接受益。
点亮连接现代教育的明灯
2022年6月17日,乌干达中部Kiboga地区5条电网线路举行线路验收通电仪式,在当地Kapeke Seed中学,乌干达能矿部部长按下通电键,将电网接入社区,Kapeke Seed中学的学生们围着电表欢呼、雀跃,自发唱起了当地民歌。
“有电后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黑板了。” Ndiba sawuya对这一天期盼已久,线路施工进入学校区域,每次施工,老师都会告诉他们:中国人来送电了,学校很快就能通电。
对于乌干达当地农村儿童来说,学习的机会很珍贵,甚至比生活改善更加重要。
接入电网前,农村小学完全无电供应,部分中学、大学配置发电机。Ndiba sawuya就读的Kapeke Seed中学依靠柴油发电机满足200余名师生的学习需求,成本高昂且电压不稳,用电时间短且每天都在停电,照明、打印等基本用电需求都会受限。进入雨季,教室光线几乎照不进来,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足两个小时,而乌干达每年的雨季长达四个月。
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奔涌的电流照亮农村学校,孩子们热切的读书声飘扬在“一带一路”的美好蓝图中。如今Ndiba sawuya每天的学习时间增加了5-6个小时,学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在家也能预习。
不仅教室光线足,课程教学得到保障,夜间治安也得到改善。在学校寄宿的Ndiba sawuya和同学不用必须在天黑前洗漱整理完毕,进入宿舍睡觉,现在他们可以自习、游戏、做手工……灯光的照射下,学生的可活动空间变大了。
“农村电气化项目带来电,也带来了进步和充满希望的未来。”Kapeke Seed中学校长Musinguzi Edward说,以前乌干达农村地区学习成本非常高,电网的接入带来稳定的电力供应、稳定的基站信号,使得乌干达农村儿童接受现代教育成为可能。
如今学校新增了计算机课,让学校机房长期闲置的计算机运转起来。“学习电脑后,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每周都能接触电脑,这让Ndiba sawuya感到欣喜。
此次乌干达农村电网改造项目覆盖1300个中小学校,村庄和学校的照亮,将切实推动教育发展,点亮当地农村儿童通往梦想的“明灯”。
照亮通往美好生活的前方
乌干达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分布于乌干达全境,总线路长近1万公里,项目部将分布全国的项目现场划分为东、南、中、北部四个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和同步开工,制定 “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调试送电一批”的实施策略,使当地村民早日通电受益。项目开工以来,直接带动乌干达境内劳动就业约3000人。
“我们在工作中有专业课程培训,中国电力工程师教我们基础电力知识、线路检查和电网调试,也会教工人们做好安全防护,做好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只要我们愿意学,他们都倾囊相授。”在项目建设的五年时间里,东部营地的当地工程师Ben从一名普通施工员成长为技术熟练的电力工程师。
如今他的4个小孩都如愿去了学校学习,家里还盖了新房子,这是以前只能靠种玉米,打零工糊口的Ben不敢想的生活,2019年,项目开工后,上过初中且有一定施工经验的Ben顺利加入东部营地施工队伍当临时工,负责挖坑、立杆等基础性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项目经理问我,愿不愿意接受专业培训,成为项目的长期合作的技术工人,工资能翻一番。” Ben回忆道,听说有学习的机会,还能涨工资,他立马就答应了。
当地懂技术的工人紧缺,为满足大面积、分散式的施工模式,每个施工区域都筛选了一批踏实、负责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培训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当地员工集中培训、集中考试,不过关就再培训一遍,再考试,直到学员将知识学透。”项目经理介绍,营地内还设置了现场实操工位,模拟现场施工操作,手把手教授施工技能,培训现场作业细节。
经过系统性的专业课程和实操培训指导,Ben成为了一名懂图纸、懂安装的技术工,在现场记录工程量、检查施工质量、测试变压器,还能指导施工。“原来在现场只看得懂金具安装,现在技术人员现场做接地测试、电缆头安装,我用手机录下来,回家琢磨几晚就能学会。中国工程师说我是‘泥腿子’出身的电力工程师。”能不断学习新技能使Ben很兴奋,干劲更足了。
“工作表现突出就会涨工资,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每天步行七八公里上班的Ben一直想买一辆摩托车,每月工资除给家里外他都会存一部分,技能水平过硬的Ben在一年后就开上了摩托车上下班。在乌干达项目部长期工作的当地工人们买单车、换新衣,用上了新手机,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我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稳定的薪水也彻底改善了我和家人的生活。和我一起参加培训的工程师都很抢手,陆续进了农网局,在施工单位当监理,分包商当施工队长。”项目施工结束后,Ben进入电网公司就职,负责管理维护乌干达东部Gulu地区电网线路,保障家乡方圆十公里内,十个村庄的居民用电。
目前项目部已培养300多名懂电力知识,会施工、能运维的当地电力工程师,完工后,项目将逐步移交,由当地工程师管理运维。
有电才有发展,Gulu地区电网线路接通后,线路上的电表越来越多,当地的夜晚越来越亮。街上热闹非凡,Ben喜欢在巡检完配电线路后,在家附近的商店喝一杯街头饮料,在露天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沿着配网线路,新增的小卖部、理发店,新建的食品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服装加工厂、门窗焊接厂机器运转不停,远处的村民纷纷搬迁围绕配电变压器周边盖房定居,原本五六十户的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几百户居民的小镇,这是电网接入后乌干达村落变化的缩影。
正如乌干达能源和矿产开发部长露丝·南卡比尔瓦·森塔姆(Ruth Nankabirwa Ssentamu)博士所说,该项目象征着乌干达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向乌干达全境延伸的电力,产生了繁荣的连锁反应,照亮村庄,点亮学校,当地企业蓬勃发展。
电网通电,使农民产量和收入的增加,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时间的延长,以及受教育机会的改善,当地医疗服务提升,夜间道路更安全,社会更安全、更稳定,成为乌干达当地人民创造更光明未来的基础。
2023年底,乌干达境内91个区,545个次级县的农村电网铺设完成,600余条中低、压配网线路与用户连接。特变电工在乌干达搭建连通全国的电网设施,将大电网的电输送千家万户,乌干达农村的夜空被点亮,照向遥远的角落。